預防大腸癌飲食 3 不 2 要!放化療、術後怎麼吃?低渣食物清單一次看

大腸癌連續蟬聯十大癌症發生率之冠,而國人飲食西化、蔬果攝取不足皆是讓癌症時鐘快轉的主因。大腸癌與飲食的關係密不可分,該如何遠離大腸癌風險?罹癌術後的低渣飲食要怎麼吃?Heho 營養師整理食物清單,避開地雷食物!

Heho整理包 調理與預防

預防大腸癌,平時我該怎麼做?

生活步調加速,對於分秒必爭的現代人而言,外食是不二首選,然而隨飲食內容日漸西化,餐餐在外幾乎是大魚大肉,且烹調加工越是精緻,營養素流失得更多。長期不良的型態恐埋下大腸癌危機,運用 3 不 2 要原則守護腸道健康!

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原則
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原則

預防大腸癌 3 不

1. 減少紅肉、加工肉品

紅肉相較白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,且經過高溫油炸、燒烤後,會釋出許多致癌物質,像是多環芳烴(PAHs)、異環胺(HCAs)等;而培根、香腸、火腿、煙燻肉等,因添加了「亞硝酸鹽」保色、防腐,遇高溫會轉變為致癌的「亞硝胺」。建議避開加工肉類,降低牛、豬、羊的食用頻率,改吃魚、蝦、雞、鴨等白肉。

2. 避免高脂肪飲食

並非吃素而不吃肉就能拒大腸癌於千里,若吃上高油脂的食物也會增加癌變風險。因為油脂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會不斷氧化、裂解,產生上百種的化學物質與致癌物。此外身體為了消化油脂,會刺激膽酸分泌,膽酸到了大腸會被壞菌分解,代謝成有害的次級膽酸,因而篩害大腸黏膜誘發癌症。

3. 飲酒不過量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所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將酒精列為一類致癌物。根據加拿大最新酒精與健康指引,每週 3-6 份標準酒精單位(1 份約為 1 瓶 350ml 罐裝啤酒),會增加乳癌、大腸癌和其他癌症風險。依台灣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,每日飲酒量男性不宜超過 20g 酒精,女性不宜超過 10g 酒精

對抗大腸癌 2 要

1.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

除了減少油脂攝取可降低有害的次級膽酸,補充膳食纖維能夠吸附腸道中的膽酸,讓膽酸隨糞便排出。此外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之一,有助於有助於鞏固腸道的黏膜屏障,並且促進腸胃蠕動,減少便便滯留在腸道的時間。

用餐時多來碗沙拉、點一盤燙青菜,盡可能每日吃足 3 蔬 2 果,也可以將主食 1/3 的飯麵替換成糙米飯、蕎麥麵,或是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,例如:地瓜、南瓜、玉米等。

2. 彩虹飲食法

五彩繽紛的蔬果蘊含了各種有益健康的「植化素」,餐盤中最好要像彩虹一樣要有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紫、黑、白,不同顏色的食材。吃到越多種顏色,代表攝取到更多元的植化素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身體的抗氧化力更加全面,不僅可預防大腸癌,也能提升免疫力。

我得了大腸癌,飲食上該怎麼吃?

大腸癌友的飲食撇步
大腸癌友的飲食撇步

<放化療>

由於在術前術後多半會搭配化療、放射治療,因此會產生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厭食等症狀,造成營養不良。為了加速復原,應遵循下列飲食原則,避免體重下降和癌症惡病質的發生:

1. 高熱量、高蛋白

攝取體積小但熱量及蛋白質高的食物,例如冰淇淋、奶昔,也可以將食物勾芡、裹粉,以增加熱量,像是濃湯、酸辣湯、麵線、燒仙草等。並選擇高生理價的蛋白質──豆魚蛋肉類,至少佔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。

2. 少量多餐

大腸癌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營養補給一定不能少,為了滿足熱量需求,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,在正餐之間加入點心,餓的時候想吃就吃,增加進食量,並優先攝取熱營養密度高的食物。

<手術後>

手術造成的傷口需要一段時間癒合,因此需選用「低渣飲食(low residue diet)」,降低粗纖維的攝取量(每日低於 4 公克以下),以好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,避免粗纖維摩擦傷口,讓腸道獲得充分的休息。

所謂的低渣並不只代表低纖維,而是食物吃進肚後,經過消化、吸收和發酵後,在腸道中留下的殘渣要少,以減少糞便量。通常可以用「食物會不會要咀嚼很久」來判斷是否為低渣食物,不過像牛奶雖然是流質,但牛奶中的乳糖屬於高渣食物,術後患者必須避免。

 可以食用切勿食用
主食類白飯、清粥、白麵條、烏龍麵、去邊白吐司、冬粉、黑糖饅頭。糙米、燕麥、地瓜、芋頭、玉米、紅豆、綠豆、全麥麵包。
豆類及其製品豆漿、豆花、豆腐、豆干、生豆包、麵腸。油豆腐、油麵筋泡、油炸豆包、毛豆、黃豆、高纖豆漿。
魚、肉類去皮、去筋的瘦肉或魚肉。未去皮、去筋的魚肉類、肥肉、五花肉、雞胗、鴨胗、牛筋、鹹酥雞、炸雞排。
蛋類蒸蛋、水煮蛋、蛋花湯。煎蛋、荷包蛋、滷蛋、鐵蛋。
乳製品市售無乳糖、不添加纖維或清流質配方營養品。牛奶、奶粉、起司、優格。
蔬菜類各種過濾蔬菜汁,切碎的葉菜嫩葉,如菠菜、莧菜等,去皮去籽的成熟瓜類,如冬瓜、胡瓜、大黃瓜、絲瓜,或是燉軟的紅蘿蔔、白蘿蔔。葉菜類的梗莖及老葉、竹筍、芹菜、蘆筍、高麗菜、洋蔥、花椰菜、韭菜、青椒。
水果類木瓜、哈木瓜、香瓜、西瓜、荔枝、葡萄、以及過濾果汁。高纖水果如芭樂、柚子、棗子、鳳梨、奇異果等,各種果乾以及未過濾的果汁。
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動、植物油及其製品。腰果、花生、核桃、杏仁、開心果、芝麻等堅果類。
點心類海綿蛋糕、原味蘇打餅乾、口糧餅乾。核桃糕、芝麻糊、綠豆糕、八寶飯、沙其瑪、酥餅、蜜餞。
低渣食物有哪些?

為了給腸道完整的休息,減少刺激物質是非常重要的,記得避開容易產氣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而高油脂、辛辣的食物也要忌食。

此外,在低渣的原則下,飲食也會從「流質」循序漸進到「軟質」。術後排氣經醫師評估,可從少量水分開始進食,從清流質→全流質→半流質→軟質,慢慢地讓腸道適應。

  • 清流質飲食(術後1-2天)

完全無渣的清澈食物,僅提供水分與部分醣類。因無法提供充足養分,僅能短暫食用。

如:米湯、去油清湯、運動飲料、過濾果汁、蜂蜜水、稀藕粉。

  • 全流質飲食(術後3-4天)

食物煮爛並絞碎打成流體狀,更易於消化,只含少量纖維。

如:除去粗纖維的菜、去皮魚類、去筋肉類、豆腐、蛋,混和稀飯煮再經果汁機打碎。

  • 半流質飲食(術後1-2週)

食物經剁碎、切細,加入湯汁煮爛,稍微咀嚼即可吞嚥。

如:雞蛋瘦肉粥、虱目魚粥、餛飩湯、湯麵。

  • 軟質飲食(術後2週~)

以均衡飲食為基底,避開油炸、堅硬質地,選用軟質、易咀嚼的食材。

如:精緻主食(白飯、白麵條、白麵包)、加工過的黃豆製品、去皮魚類、去筋肉類、蔬菜嫩葉、去皮去籽水果。

<恢復期>

待腸道功能恢復正常後,可逐漸回歸正常的均衡飲食,應從天然、原型的食物攝取六大類食物,滿足全方位且多元的營養,以少油、少鹽、少糖的烹調方式料理,多喝白開水以防止便秘發生。若從飲食上吃不夠,也可以使用均衡配方、濃縮配方、腫瘤配方等營養品,使用前可洽詢營養師適合的品項與份量。

營養師提醒,極少數病患因手術造成沾黏、狹窄,可能須持續使用低渣飲食避免腸阻塞與腹脹,每位患者的病程不同,以上飲食僅為通則,仍須諮詢專業人員,依照個別情況做調整。

運動好處多!罹癌後該怎麼動?
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報告調查,菸、酒、不健康飲食、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。運動對健康的好處良多,更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!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只要每天 30 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、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。

而罹癌的病友經常因治療副作用所造成的營養不足,容易使肌肉流失,若能透過運動訓練肌力,可預防肌少症與癌症惡病質,改善術後的生活品質。運動可減緩癌症治療前後的不適,降低疲憊感、減少憂鬱與焦慮,並強化身體機能。

患者可以進行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,每次 30 分鐘,每週進行 3~5 次,大概是有點喘但可聊天的程度。若是身體較虛弱而無法長時間運動,可改為每次 10 分鐘,每週運動累計達到 150 分鐘以上,少量多次即可。若運動期間有任何不適,請與醫師進行運動的評估與調整。

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癌?

如何遠離大腸癌威脅?
如何遠離大腸癌威脅

除了多吃蔬果、多運動維持身體健康,定期篩檢是遠離大腸癌威脅的重點。國民健康署補助 50 歲以上至未滿 75 歲民眾,每 2 年 1 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。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,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,越早進行可降低 23% 大腸癌死亡率。

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,3 個月內及時做大腸鏡確診可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。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,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,檢查年齡也要提早。

1. 諮詢專家:HEHO健康營養師 陳筠臻
2. Canada’s Guidance on Alcohol and Health: Final Report
3. 國民飲食指標手冊
4.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-大腸癌病患治療後的營養照顧
5. 衛福部國健署-規律運動可降低20%罹癌風險!
6. 衛福部國健署-大腸癌可預防 國健署籲落實「護腸四重點」